7
浏览今年,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落地开局,引发社会持续关注。目前全国有包括北京在内的14个省市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这些改革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借鉴,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的特色亮点有哪些,如何科学指导考生填报志愿……
日前,由北京市教委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城市广播主办的“第三届北京新高考论坛”举办,来自市区教委相关负责人、高校专家和招生负责人以及中学校长相聚一起,通过不同角度总结北京新高考首年经验并进行深入研讨。
北京新高考改革稳步推进获赞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包括北京在内的10余个省市开启了高考综合改革。北京明年将进入第二年的新高考改革,此时如何评价新高考改革也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从北京情况来看,凸显‘稳步推进’的特点,北京深刻、显著地呈现了高考改革过程中的‘稳’字。”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介绍,“北京既没有像其他的一些省市那么激进,也没有像另外一些省市那样迟迟不推进,而是进入以后相当平稳,体现了北京政治担当和非常高的政策水平。”
秦春华表示,从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后,当时推出的新高考最主要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文理不分科,二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新高考改革以后,浙江可以产生35种组合,北京可以产生20种组合。选考科目的组合,就像过去到商场买东西,商品供应少,只能选很有限的商品,但是现在好像去了超市,商品琳琅满目,都可以去选择,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
“在我看来,对于高考改革,社会满意度比较高的一是规范加分、减少加分,二是志愿填报减少了批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减少批次是对高校和考生都有利的方式。此外今年推出了“强基计划”,这一变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实际上,自北京市独立命题以来,高考改革的步伐从未停过。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姚守梅表示,今年北京高考试题的“行大道、求大气、宽广融通”的独特风貌没有变。
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北京高考综合改革首年顺利地平稳落地。北京是唯一一个在疫情防控二级响应条件下进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市。北京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姚林修表示,今年的高考有三个目标:健康高考、安全高考、人文高考。明年北京将要进入改革后的第二年,高考改革继续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公平公正,有利于促进科学选拔人才。
新高考方案不能依赖“打补丁”
新高考改革推进以来,在积极探索取得丰富经验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寻找破解之道。
在储朝晖看来,一个根源的问题就是考试评价、招生权力过度集中问题。“1951年以后建立了统考统招的体制,这个体制的优点是比较简便,缺点是不精细,没有照应到个体、个性的多样性,没有照应到高校发展的多样性。所以,这是它的问题,标准过于单一。”储朝晖表示,由于权力过度集中,自主权力不够,各方面的积极性实际上不足。各方面是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里面去做,实际上是缺少多元、多方、多个主体的参与。
“我倾向于把这个系统做好, 而不是指望去‘打补丁’”。储朝晖表示,如果明确感到系统有问题的时候,要赶紧去改这个系统。这个问题当下在试点省份没有解决,在北京实施新高考的时候,是要注意的。
众所周知,自从实施新高考改革以后,实施新高考的一些省份出现了大规模弃考物理、历史的情况,有的省份实施了保底赋分的制度,现在反思,从研究者研究角度来看,这些政策实施“补丁”打得并不好,保底赋分不但没有很好地解决原来存在的问题,反而产生了更多的问题。“这个时候,要反思学生、家长为什么做这样一个选择,为了避免他们做这样的一个选择,我们从政策上要如何调整。”秦春华表示。
新高考改革是考招一体化改革,其突出特点就是增加了选择性,凸显专业性和注重多元性,强调综合性。然而回头总结发现,现实的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困难。
“我们要看选择性是不是真正实现了。在‘多次考试’这一问题上,多一次考试是不是多给学生的一次机会?现在看来不一定。有的学生不是在考试就是考试的路上。”北京一零一中学常务副校长熊永昌介绍,建议可以做一些调整,减少一些次数。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有的机会可能是负担。当前在后进的省份中,有的对多次考试问题进行了调整。有一些后进的省份,高考是在做一些减法。
生涯规划课需教会学生自己思考
在新高考方案的众多变化中,选科是其最突出的变化之一。而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选科意味着选择高考后进入大学学习什么专业,间接影响着未来职业选择的范围等等,因此,生涯规划课程就伴随着选科、选专业应运而生。然而什么时候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是初中开设还是高中开设,涉及哪些内容、如何开设等也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在中学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从高校的角度来说,所有的大学生都要学习生涯教育、职业指导等类似课程。在给学生做生涯规划的时候,要了解学生喜不喜欢、擅不擅长,有没有价值,最后是有没有发展前景。但是当这四个规则落实到高中生身上,可能变成另外一句话,是基于选考科目、综合评价、兴趣引导,最后作为高考志愿的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副主任赵婷婷表示,当前,高考志愿选择已经不是一个孩子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有时候是一所学校的事情。在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是要分分必争,分分计较,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很多时候,谈生涯规划谈着谈着就变成了职业生涯规划。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校长牟成梅表示,从校长角度来说,填报志愿是生涯教育的功能作用之一,但是绝不能把眼光只局限在填报志愿上。“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候,通过这门课让孩子们变得有信仰、有尊严、有担当。孩子能认清自己、认清职业、认清社会发展,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选择怎么做。至于说高考志愿究竟什么是浪费一分或者说把分用尽,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学生要找到自己的‘有存在感’。”牟成梅校长表示。
“生涯规划其实更多强调教会学生生存的价值和生存存在的意义。以前说教学生思考到慢慢教会学生自己会思考,其实同样的,生涯规划这是一个可以探讨终生的问题。”首师大教育学院的夏欢欢博士表示,应该教会学生自我做生涯规划的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如果自己做生涯规划的时候,可以从哪些角度考虑。比如说个人自我的天赋、长处、兴趣点,结合整个社会职业的特性等等方面考虑,所以教会的是能力,而不是给学生一个确定的答案。
用政策组合拳吸引
学生报考强基计划
2020年是强基计划元年,36所试点高校开展首轮强基计划工作。作为教育部推出的国家高考综合改革重大举措,强基计划突出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对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公平与效率,成绩与素质,培养与选拔相结合,对我国优化高中育人方式和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带来深远影响。然而今年强基计划在招生录取方面却出现了“报名很热、录取遇冷”的问题。
“出现这种现象,跟政策设计有关系,很多学生本来就担心进了基础学科挣不着钱,然后再一直读到博士,断绝了有其他选择的可能性,出于各种各样的现实性的考虑,而放弃强基计划。”秦春华表示,学生做出这种选择是很正常,不能一味地去批评他们,“我们想的更多的是应该实施政策配套组合拳,用组合的力量吸引学生。”他建议,要想尽办法吸引那些真正喜欢基础学科的同学,让他们不要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建议推出国家基础学科的奖学金,鼓励吸引优秀的中学生积极投身于基础学科的学习。在这些方面提供一个科学的升学指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对未来有一个长远的认识和发展规划。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邓怡看来,国家对强基计划的定位是非常高的,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吸引的是“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人才。“强基计划”改革不仅仅是招生改革,也是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因此本科原则上是不能调专业的、也是不能补录的。“当前,‘强基计划’录取人数比较小众,全国也只有6000个名额,各高中不用花特别多的精力整强基,但是需要保证有兴趣的孩子有途径报考‘强基计划’。”
“在我看来,只有36所高校实施‘强基计划’太少了。”储朝晖表示,“如果每年所有考生都能够参与‘强基计划’,这才是自主招生真正的扩大版和加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