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浏览导读:今年广东高考也将实行“平行志愿”啦!昨日,省教育考试院正式向媒体发布消息,这意味着全省60多万xx届考生不仅要参加改革后的首次“新高考”,而且在录取上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平行志愿后,最大好处是填报志愿风险性会有所降低,但仍会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令高分考生更集中于名校,高校因生源差距而呈现“三六九等”的现象。对此,考试院透露,近期将推出实施细则以弱化其弊端。
60万考生享“平行志愿”
省教育考试院昨日向媒体透露,决定从xx年开始在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实行“平行志愿”。负责人表示,此举是为了降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和满意度。目前,有关“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具体实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见,待听取意见并修改完善后将于近期公布。今年全省将有60多万考生享受该政策。
记者获悉,高考填报志愿存在风险性导致的不公平现象一直备受考生家长诟病。xx年,教育部在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等6个省市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xx年教育部又新增了河北、吉林、江西、福建、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宁夏等10个省区进行改革试点,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进一步在全国推广。
从教育部下文鼓励推行高考“平行志愿”开始,广东各方面对这一录取方式的观点交锋就未曾停息过。前年高考录取意外出现复旦、武大、同济等名校爆冷,地处广州的暨南大学大热的“反常现象”,广东省人大代表提出:“广东可否实行平行填志愿,增加公平性,让考生凭本事而非凭运气上大学。”
对此,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曾作出回应,“平行志愿也有弊端,而且弊端是致命的!”但事隔两年后的今天,在教育部和社会各界的呼声中,广东终于也正式“开禁”,“品尝”这一席卷全国的新模式。
广东将出细则让平行志愿更有效
昨日,记者采访时,广东省和广州市招生部门负责人均透露,本次征求意见的过程当中,初步拟定两种方案:一种是按照外省的做法,在每一批次当中有一组平行志愿的方式。但是只有一组“平行志愿”的方式仍然难以解决高分落榜的现象。于是广东又自创另一种方案:即在同一批次当中可以同时填两组平行志愿。而事实上,两种方式的作用原理都是一样的。但是目前到底选择哪种还在征求意见中。
不会出现很高分或很低分录取
在传统的录取方式下,考生填报的志愿,每批次基本上只有一个志愿有效,第二志愿用得上的机会不大。学生都瞄准第一志愿压力很大,出现高分落榜的情况很多;也容易出现冷热不均现象,有的学校扎堆,有的学校断档的现象。而平行志愿下,设置多个“平等”志愿,同一批次每个志愿都有效,按照分数优先的规则投档。传统的录取方式是录取方式是志愿顺序决定录取结果,现在的方式是分数高低决定录取结果。
此外,从外省的经验来看,各高校录取的成绩呈“扁平化”分布,即录取的学生的成绩分布曲线在某个特定的区间内,难以出现以往的录取到分数“很高”或分数“很低”的考生。
“平行志愿”也有风险
“平行志愿”等于是“削峰削谷”,所以只有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量力而行,不要太离谱。一般都能够去到心仪的学校。以往填报志愿的有运气的成分,志愿填报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录取结果,有人得益,也有人受损。但是实行平行志愿,一般来说,没有意外的低录,也没有意外的高录。考生意外收获不多,意外损失也少了。
不过,平行志愿也不代表考生就没有落选的风险,所以考生还是需要务实对待。
中大等高校难以留到本省尖子
另一方面,由于成绩呈现“扁平化”,录取的学生多为同一层次,因此学校在选材方面的空间就少了,这对某些高校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学生多为分数段,录取院校生源就固定,院校也有了分层,久而久之这也成为一种“定势”。以往一些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来争取更好的生源,现在可能就不行了。所以平行志愿对某些学校的发展也有影响,对促进学校的竞争不利。
与此同时,省内的一些学校要留住尖子就很难了。在传统录取下,如有考生报考了清华,为求保底第二志愿报考了中大,要是清华满员,中大可以“冷手捡个热煎堆”。而在“平行志愿”下,考生可以同时报考清华、复旦、人大等;中大、华工就难以获得这些尖子了。
“蛋糕就这么多,就看你怎么分了?一些学校拿到尖子,就有学校流失尖子。”该负责人说。
平行志愿
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具体地说,按照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录取时,将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队,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等几个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则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依次类推,直到被符合条件的学校录取。
高考生现身说法
记者了解到,新政发布以前广东省实行传统的“志愿先行”录取模式,而对于已从传统型填报志愿中杀进高校的罗敏夏来说,当年考场发挥失常拿到了604分,输的是“输给了那些敢拼的人。”而对于经历填报“平行志愿”从北京考进广州徐阿龙来说,“平行志愿”意味着更多机会。
“输给了那些敢拼的人”
如今就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大二学生罗敏夏,是广大附中08届的政治生。高考前,罗敏夏相信自己发挥正常便能以620分考取中山大学。然而,在xx年高考中,她发挥失常,只拿到了604分。填志愿时,“为了保安全”,罗敏夏报了广外,没敢填中大。在她看来,“非平行志愿”弊端就在于:一旦第一志愿没录上,而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的学校又已经录满的话,就算考了一本的分数,也只能补录或者上二本的学校了。不过,罗敏夏觉得“非平行志愿也不见得不公平,只是带有‘拼’的成分,就是说一些读死书而成绩好的学生也不一定就能考进很好的大学”。罗敏夏说,“当年我是输给了那些敢拼的人。”
“平行志愿很公平”
xx年,北京高考投档录取采用了“平行”第二志愿和“非平行”的第一志愿的模式,即在本科三个批次中的第二志愿设三个平行志愿,而第一志愿保留不变。徐阿龙是北京市08届的理科综合考生,在xx年的高考中,他以高过录取线10分的成绩考进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考前,徐阿龙“很有把握地”将广外填上了第一志愿,而在第二志愿里填上了“和广外差不多”的另外3间大学。如果第一志愿没录上,那么第二志愿你还有3个机会,徐阿龙说,“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的报考机会更多些。虽然北京的考生只能填报两个志愿,但是由于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所以考生实际上可以填报4个学校。
有过一次复读经历的徐阿龙曾听到07届的同学抱怨:虽然高考成绩挺好,但是因为受到“非平行志愿”的限制,加上填报时不够大胆,结果考进的学校却不理想。然而,一些高考成绩不算高的同学,反而因为报考时运气很好,考进了很好的大学。因而徐阿龙觉得,“非平行志愿”不太公平,而北京xx年实行“平行”的第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