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浏览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同时建设一批中医药类精品课程,使临床医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中医知识、加深中医理解和建立中医思维,为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
目前医学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绝大多数设置了“中医学”必修课程,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西医学生的中医教育,近年来,深化医教协同,多措并举推动高等医学院校进一步加强院校教育阶段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中医学教育。
一、关于在本科阶段增加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医学课时及实践时间的建议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临床医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掌握中医学(民族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民族医学)诊疗基本原则,开设中医学类必修、选修课程,加强西医专业本科生的中医教育。2019年10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提高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近年来,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就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医必修课程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基本都设置了中医学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平均55学时左右,授予3至5个学分,必修课开设较多的课程是《中医学》或《中医学基础》,选修课有《针灸学》《中医治未病》《中医学基础》《络病理论与临床应用》《中医养生学》《中药保健食品》等。
教育部正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制定《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同时建设一批中医药类精品课程,使临床医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中医知识、加深中医理解和建立中医思维,为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的《中医学》教材建设的建议
2017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教材改革,推出一批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适应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优秀教材。近年来,国内许多院校在面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中医学教材编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201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启动了中医领军人才计划“中医+”,整合各类课程进行课程改革,并在此基础上计划推出系列创新整合课程教材,如《中医学导读》《中医基础学》《方药学》《中医临床思维导读》等。2020年5月,为推进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使教材建设进一步适应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要求,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启动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本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编委的申报和遴选工作,这是在全国范围组织高水平编写团队,进一步加强中医学教材建设的有力举措。
下一步,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编写推广一批既符合临床学生知识结构、又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优秀中医药教材。
三、关于畅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报考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政策的建议
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近年来一直积极探索“西学中”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2017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鼓励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报考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和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建立更加完善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目前,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允许攻读中医专业学位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参加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毕业须达到中医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下一步,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尽快出台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加快中医药教育创新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中医药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就业前景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国总的毕业 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处理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毕业后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各科的医疗、预防工作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