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2023-01-06 18:01 27 浏览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时称“西安兵谏”。西安事变是考试重点,通常命制选择题。

西安事变的原因

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到了感召作用(个人因素)。***一意孤行、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第一,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实行“兵谏”,扣留了***。这就是西安事变。

第二,事变后,张、杨联合发表通电,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主张。

西安事变的经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

西安事变的解决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目的:***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

高考备考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整理了高中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九科知识点,各科知识点都包含了知识专题、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等内容。更多2016年高考各科复习知识点请查看,高考知识点频道有你想要的珍贵复习资料。欢迎访问高考备考网,高考生的专属网站。

西安事变的结果

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协商)。***被迫接受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第一,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

第二,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张、杨同南京方面代表宋美龄、宋予文的和平谈判,终于迫使***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B、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首先在卢沟桥发难,这是蓄谋已久的行动。日军之所以选择这一地点,当然是地理位置重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完成对北平的包围非占此地不可;二是要控制平汉铁路,也非占此地不可。

相关推荐
历史排行榜